密佈點紋的寶螺,因此命名為Gutata,
西太平洋具代表性的貝殼。
金星寶螺在臺灣東北海域,多棲息於砂質底層,
深度可達200公尺。
上圖為體型較小的個體,36 mm,
具備所有成熟特徵:包括清晰點紋、發達齒列、
以及厚重的殼體。齒列上的紅色線條,
在底軸面和上唇,分別連成深濃的塊斑。
金星寶螺往北分佈至東海。
比較臺灣(上)與近東海的個體(下):
點紋傾向模糊,殼體較為輕薄。
東海到日本深海域的金星寶螺,出現的點紋更為稀疏。
(上)52 mm長的成熟個體,兩端較收斂,外形圓鈍。
比較同樣來自東海的金星寶螺(下)。色彩偏淡,
底部上唇(右側)中段不見相連的斑塊,齒列平行,
紅白分明是為特色。不過,也有點紋明顯的個體。
普遍在軸面部分,呈一大塊白色側緣。
金星寶螺在南方溫暖的海域,棲息深度從25至100公尺。
菲律賓Suquijor島的金星寶螺,
體型較大,63 mm。兩端延伸翻捲,
殼緣擴張成菱形,大小圓斑排列清晰。
尤其是軸面側緣,鼓起一塊白色突瘤,
是這個族群最具特色之處。
底面殼齒放射延伸至背側,
色彩反差強烈。
以中南半島為界,往西到斯里蘭卡Sri Lanka間,
金星寶螺還有另一族群。
Surin gutata,為紀念發現地泰國Surin島而命名。
此海域的金星寶螺體型偏小、厚重,殼面點紋較為細密。
這件Surin gutata來自泰國普吉島Phuket,
水深約100公尺,長45 mm,殼緣增厚成菱形。
底面遍布深濃棕紅色,特徵明顯。
Surin gutata殼齒延伸出的紅色線條至背側,
往上形成細緻的縱紋。
下圖比較
東海近釣魚台,泰國普吉島Phuket、菲律賓Suquijor島的
金星寶螺,從軸面側緣的角度,
分辨其光滑到稜邊的形態差異。
點點金星,盡顯華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