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紫端寶螺


台灣東北角潮間帶可見到的紫端寶螺比較:


典型的紫端寶螺Purpuradusta fimbriata分布於印度洋,如編號3(Maldive),往前開口愈寬,軸齒益趨發達,殼長12.9mm
編號1-2體型差距頗大,為非洲南部(Natal RSA)亞種P. f. durbanensis,花紋濃密,棲息於水深50-80m。殼口具有疏密兩型,軸齒亦有緊湊與平緩之分。編號1殼長16mm
編號4為東非族群(Zanzibar Isl.),兩端略延伸,殼緣底部具斑點,殼口窄,殼長12.5mm
編號5-11台灣東北角族群,分類歸於亞種P. f. unifasciata,殼長9-13mm(商借自Lu)。背面色帶較窄,殼體更為小型。歸納其中齒列特徵,殼口寬或狹者,具緊密及粗細反差之變化。偶有唇緣突出成菱形個體如編號5, 10
編號12-14為太平洋諸島嶼的紫端寶螺,體型小,前軸齒突顯。
12(Maui, Hawaii)10mm
13(Solomon)11mm
14(Tahiti)10mm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大熊‧瘦熊‧肥熊

Bistolida hirundo hirundo(Linnaeus, C., 1758)
Bistolida hirundo neglecta(Sowerby, G.B. II, 1837)
Bistolida kieneri kieneri(Hidalgo, J.G., 1906)
Bistolida kieneri depriesteri(Schilder, F.A., 1933)
Bistolida owenii vasta(Schilder, F.A. & M. Schilder, 1938)
Bistolida hirundo rouxi(Ancey, C.F., 1882)
Bistolida ursellus(Gmelin, J.F., 1791)

大熊、瘦熊、肥熊,3種小型寶螺。海灘潮間帶常見的殼。以往對於如何區分,不甚在意,趁寒假空閒整理出大概。
Bistolida hirundo neglecta(Sowerby, G.B. II, 1837),台灣北部的大熊寶螺:
1東北角香蘭,18mm
2東北角香蘭,14mm
底色天藍,前段一抹浮雲般的暈白。表面褐斑聚散,底部齒列長。
區分大熊、瘦熊寶螺:
1東北角香蘭17mm
2東北角香蘭14mm
比較瘦熊寶螺軸面前齒列,比例縮短。不過與大熊混棲個體,亦呈現中間型態如編號1。

Bistolida kieneri depriesteri(Schilder, F.A., 1933),西太平洋
瘦熊寶螺亞種
1屏東小琉球,14mm
2 Cebu, Philippines,13mm
3 Cebu, Philippines,17mm
磨損的殼顯現色層分布,前端有一白點。底部具有斑紋,前段齒列短。

東非瘦熊寶螺B. kieneri與西、南太平洋亞種B. kieneri depriesteri
比較如下:
1 Mozambique,19.5mm
2 New Caledonia,14mm

分布印度洋的瘦熊寶螺正種,殼底色為淡黃色調,側緣斑點深濃,齒列間距寬。傾向黑化及兩端延伸的型態,則為New Caledonia淺海寶螺呈現特徵。

東南亞海域的大熊寶螺:
1 Cebu, Philippines,19mm
2 Java, Indonesia,18mm
近20mm者為同屬最大體型,齒列發達,延伸至軸面內側。

Bistolida hirundo hirundo(Linnaeus, C., 1758) ,東非印度洋
大熊寶螺:
1 Zanzibar Island,17mm
2 Zanzibar Island,16mm
原先命名的大熊,與太平洋族群比較,齒列寬疏;側緣斑點細密。

Bistolida owenii vasta(Schilder, F.A. & M. Schilder, 1938) ,東南非歐文寶螺:

Plate6-1  Mozambique,20mm
Plate7-1  Natal, S. Africa,19mm
整體為黃綠色調,磨損後呈紫褐。殼面中段具有一褐色帶,齒列較粗疏。

Bistolida hirundo rouxi(Ancey, C.F., 1882),澳洲大熊寶螺:
1 Queensland, Australia,14mm
2 Queensland, Australia,16mm
以地理區隔另界定澳洲大熊亞種。殼底色灰藍,後端傾向突出。另出現在此區域,型態更加殊異的熊寶螺如下:

New Caledonia,18mm
殼前、後端彎翹形成喙狀,軸面齒列至前段縮短。棲息在New Caledonia之Prony Bay海域的獨特個體。


Bistolida ursellus(Gmelin, J.F., 1791),太平洋西部海域的肥熊寶螺:
1 Bohol, Philippines,13mm
2 Cebu, Philippines,17mm

殼形兩端呈喙狀突出,齒列延伸至後端外翻並顯露。台灣海域少見。

台灣北部潮間帶的肥熊寶螺:


Plate10 台灣東北角龍洞,12.6mm


比較大熊、瘦熊、肥熊寶螺:
這群寶螺表層的斑點都有變化。殼面的暈藍底色,可區辨出三種基本圖案;殼形態的分別,則以底部齒列為判斷依據。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杓蛤


杓蛤棲息於深海泥沙底,後端延伸成喙狀並開口。
一般杓蛤的左殼較大,雙殼閉合時,後緣略微顯露。整體呈圓弧三角形,小型種類殼長約5mm,大型者達50mm。分類多依據右殼鉸齒特徵,以及表面紋理差異。嘗試比對台灣附近至南海的杓蛤,觀察其造型之微妙。

圖一(比例尺10mm放大2倍)

1九州杓蛤Cuspidaria kyushuensis(12mm),東沙海域350m
2圓球杓蛤Cuspidaria convexa(13mm),東沙海域350m
3圓球杓蛤Cuspidaria convexa(14mm),東海陸棚斜坡350m
九州杓蛤前緣近殼頂處突出,比較背脊角度,不若圓球杓蛤膨脹。

圖二

1高貴杓蛤Cuspidaria nobilis (45mm) ,釣魚台海域120m
2高貴杓蛤Cuspidaria nobilis (44mm) ,東海陸棚120m
殼面分布成長肋,右殼前端突出。背脊後部凹陷成鎖眼蓋,兩側不對稱,左殼幅度寬。釣魚台至台灣東北的族群,前後端延伸,殼頂低,整體比例趨扁。

圖三

1溫和杓蛤Cuspidaria mitis(20mm),東海陸棚斜坡350m
2神燈杓蛤Cuspidaria prolatissima (18mm),龜山島海域100m
3大鼻杓蛤Cuspidaria nasuta(21mm),東沙海域350m
4-5平瀨杓蛤Cuspidaria steindachneri(31mm) ,東海陸棚斜坡350m
6 Cuspidaria macrorhynchus(20mm),Balicasag Isl. 200 m
平瀨杓蛤後殼緣輪廓筆直;相對於大鼻杓蛤的弧度,形成圓滾到扁平不一的殼體。殼頂內各有突出的杓碟,後側齒下可見閉殼肌痕。

圖四

大杓蛤Cuspidaria gigantean(53mm),東沙海域350m
成熟個體厚實,長逾50mm。前、後側齒發達,後閉殼肌痕明顯凹陷。

圖五

1-2白玉杓蛤Myonera dautzenbergi(19mm),龜山島海域250m以下
3雀舌杓蛤Plectodon ligulus(16mm),Aliguay Isl. 250 m
4雀舌杓蛤Plectodon ligulus(20mm),Aliguay Isl. 250 m
5蓮華杓蛤Rengea caduca (32mm),東海陸棚斜坡350m
白玉杓蛤殼表具細密成長紋,杓柄短,基部切面分明。殼凸內有杓碟,側齒弱。雀舌與蓮華杓蛤皆有寬疏的成長肋,杓柄粗或修長則為差異處。

圖六(比例尺10mm放大2倍)

1三角杓蛤Pseudoneara semipellucida(10mm),東沙海域350m龜山島海域100m
2三角杓蛤Pseudoneara semipellucida(12mm),東海陸棚斜坡350m
3三角杓蛤Pseudoneara semipellucida(7mm),龜山島海域100m
三角杓蛤的右殼頂部內,具前後側齒並向內突出,為其特徵。杓柄略突出,殼面具細密的成長紋,東海個體尤為明顯。龜山島海域的三角杓蛤體型小,背部月面及盾面不若東海者分明,前端亦較延伸,似為一地域型。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班卡拉蝸牛

班卡拉左旋蝸牛Satsuma(Pancala) batanica pancala,樹棲性,分布恆春半島與台東之熱帶雨林。綠島、蘭嶼另有亞種Satsuma(Pancala) batanica boteltobagoensis



殼徑最大者27mm(編號10)

全色帶型褪色樣貌(編號8),1997年採集。

蘭嶼:2, 8, 16

綠島:3

楓港:7

大武:9

恆春:1, 4-6, 10-15, 17(亞成貝), 18(畸形)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黃口蜑螺


拜訪好友李,聽他敘說許多鉅細見聞,都是實地踏查台灣四處野地,所經歷的體驗。不管是天災或人為,每次總會從他那兒得知,又有某個棲地被破壞的訊息。於是,這些調查記錄,益顯得珍貴。
溪流出海口,淡、鹹水交溶的汽水域生態,這裡棲息著各種蜑螺,也是李多年來觀察的重點。
例如黃口蜑螺Neritina pulligera,分布西南太平洋地區,在台灣全島亦有紀錄。背面黑色、體型扁圓,貼附於石塊底隙,出沒於深潭處。Neritina屬蜑螺的腹面可見其口蓋呈迴旋色帶,對比鮮明。內滑層黑而具凹陷皺褶,外唇從橙黃到紅褐,色調依群族而不同。

圖1

 大型個體41.7mm,東北海岸。殼頂處常有大小蝕孔。

圖2


















38.5mm,外唇為深濃的紅色調,此為台中一帶族群特徵。

圖3-5


















圖3花蓮,26mm
圖4恆春,28mm
圖5淡水,口蓋16.5mm(按比例尺放大2倍)
東南部的黃口蜑螺,外唇多為橙色。內唇小齒列分明。

圖5可見蜑螺的口蓋內側,具有特殊的彎鉤柄,口蓋柄的形態為分辨不同種的依據之一。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台灣鱉甲彎錦蛤


雙殼以鉸齒嵌合的原始貝類,外型乍看單純,其構造精細之處,則有待解讀。

棲息於幽暗的海底,殼後部延伸成喙狀的彎錦蛤,以台灣東北近海三種為例:

中小型的殼體,呈現對稱的比例與紋理。
河村彎錦蛤Nuculana kawamurai (Habe, 1961),殼長僅7.5mm。後部與殼體間有弧形刻面,成長紋並排至末端。
大溪彎錦蛤Nuculana tashiensis (Lan et Lee, 2001),殼長17mm。緊密、規整的成長肋散發光澤。盾面凹陷,後端尖細微開。
以上兩種分布於100-200m深度的泥砂底。90年代自大里蝦場收集。

台灣鼈甲彎錦蛤Taiwannucula exotica (Okutani et Lan, 1999),殼大型長逾35mm。其獨特樣貌,可能受火山地質影響。棲息深度達350m

殼形似恣意地擴張,腹面皆開展。覆淤泥下的表皮漆黑,光澤閃耀。殼頂至前部表面,浮雕斜行排列,至後殼緣則消失。

 殼頂後側,外韌帶凸顯。內側灰白,後鉸齒可達40支,為前鉸齒數兩倍,雙殼開展近乎圓形。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三角銀錦蛤


潛藏於暗不見天日,深海泥底的小貝。

單純的三角輪廓,表皮為卡其色。前緣筆直;後部略凹陷。
背側偏黃,可見鼓凸腐蝕,顯露出真珠層。

打開腹緣,兩組內鉸齒各約11-13支,為細膩的嵌合結構。
殼頂內有韌帶槽連結雙殼。

三角銀錦蛤Nucula trigonica (Lan et Lee, 2001)
殼長6.5mm

東沙群島海域。350m底拖網漁獲。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閃電渦螺


這群渦螺常見於台灣各地漁港。對照各區域撈獲的殼,試著分辨閃電渦螺屬Fulgoraria的種類。

台灣北部到東海,多為哈密渦螺:





1淺海的小型殼,肩角圓弧。62mm,基隆近海30-50m
2東北部深海的光滑殼。85mm,南方澳拖網300m以下
3螺塔高聳,典型具縱肋的哈密F. hamillei。132mm,東海陸棚約100m
以上3例可見哈密渦螺的變化,依棲息深度而不同。淺海砂質地的小型個體,殼表花紋明晰;而深海礁岩環境,則有呈光亮者。

龜山島漁場,區域型的閃電渦螺:
4(76mm)、5(59mm)、6(93mm)、7(85mm)
與哈密渦螺比較,殼胚分二層。偶見小於60mm的厚實個體。螺塔至肩角具突出縱肋,表面附著陶紅色礦泥。龜山島海域的閃電渦螺,形態自成一格。皆為拖網船300m以下漁獲。

台灣海峽的閃電渦螺:




8(122mm)
9(96mm)
典型的閃電渦螺F. rupestris,外唇具有齒緣。殼表螺旋溝分布,於螺塔縫合處,愈形細密。澎湖海域常見,棲息於陸棚約100m。


台灣西南部到東沙海域的深海種:



























10疣肩明顯的木紋渦螺F.humerosa。117mm,東沙南海450m以下
11花紋斷續的光華渦螺F.leviuscula。115mm,東沙南海450m以下
12肩角圓滑的閃電渦螺亞種F. r. politohumerosa。86mm,東港近海200m
13殼胚具有褐色頂點尖的高氏渦螺F. kaoae。86mm,東沙南海500m以下
西南部近海的閃電渦螺亞種politohumerosa,型態與棲息深度,迥異於台灣海峽族群,表面常附著黑泥。東沙海域陸棚斜坡,多樣的深海地形,則有木紋、光華渦螺為代表。高氏渦螺殼形瘦長,成熟個體外唇肩部增厚。2008年命名,為紀念模式標本提供者任高慧英。

東沙海域以南的艾莉卡渦螺:





























14同屬體型最大的F. ericarum。180mm,越南外海300m
外唇突出的弧度與木紋渦螺相似。

閃電渦螺即使常見,乍看外型極易混淆。按個別紀錄整理,概略呈現不同區域、族群的殼型特徵。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台灣扁帶管蝸牛


殼徑約3.5mm的Chamalycaeus屬小型蝸牛,台灣記錄有2種。在日本這屬蝸牛稱為「虫負」,用以形容殼帶縫合管的特徵。

台灣扁帶管蝸牛C. varius(Pilsbry et Hirase, 1905),分佈於台北附近的低山,有些族群甚至就棲息在市區裡,把眼光湊近地面,才能發現牠們微型的殼。


















1台灣扁帶管蝸,台北芝山。
2杭福氏扁帶管蝸,台中霧峰。
比較台灣兩種扁帶管蝸,殼胚分別為黃與紅,除此之外,紋理極相似。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苦樂巴筆螺


苦樂巴筆螺Ziba cloveri,原為西班牙籍神父AlLopez, S. J.,於1970年代所發現,卻以Clover氏命名,其中故事曲折,或許藉中文名「苦樂」,隱喻其無奈。
能找到一顆完整的苦樂巴,還真需要一點運氣。
尤其是北部漁船夾帶上岸者,如下圖殼長25mm的個體,棲息在水深100m以下的礫砂底層。


舊收藏近20年的殼,細看它紅色紋路交錯,仍是如此地精美。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關島豔泡螺


每當東北季風吹拂著北海岸,隨海流帶來細沙,在潮池沉積。

此時性喜潛沙的泡螺,便會聚集繁殖。周末,拜訪長期在北部潮間帶調查的Lu,得知近年來,東北角沿岸生態逐步改變,以往泡螺出沒的區域,現已難得一見。
其中殼長約15mm,纖薄的關島豔泡螺Micromelo guamensis即為一例:




同屬只有另一種,棲息在加勒比海的迷你豔泡螺Micromelo undatus,如下圖殼長約9mm,來自巴西東北方的Pernambuco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