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廬山煙管蝸牛


張氏於1982年發表廬山煙管蝸牛
Hemiphaedusa lushanensis(Chang & Maeda, 1982),同時也討論過其與王氏煙管H.ooi、以及小坂氏煙管H. kosakai的關聯。圖編號1為當初發表之模式標本,殼表淺褐色,下軸板不顯露,體層微幅凸出。




















1廬山煙管蝸牛模式標本,22mm。採集地濁水溪上游東岸岩壁。台灣博物館(TMMT198215) 。
2廬山煙管蝸,18mm。霧社到萬大海拔1200m岩底。體側J形腔襞與王氏煙管相似,殼形較短,族群皆為淺色殼。
3眉溪北岸上游的煙管蝸,18mm。殼薄淡黃,口緣具有上唇齒,與王氏煙管相像。
4王氏煙管蝸,23.5mm。八仙山佳保台海拔1100m岩底。大甲溪流域山地族群,一般皆為深色殼。
5王氏煙管蝸殼口片段。八仙山佳保台。
6小坂氏煙管蝸,19mm。立霧溪下游北岸,棲息愈往山地者,上唇齒愈顯著。

踏查埔霧公路,沿著眉溪兩岸,發現的煙管為淺色,殼高不過20mm,體層都呈膨脹,殼口向前突出。直到霧社、萬大的族群,則不見上唇齒如編號2。

接上台14甲線越過合歡山到大禹嶺,這一帶的煙管或許潛藏岩層底,個體稀少,殼較高可達25mm。

























7廬山煙管蝸,24mm
8廬山煙管蝸,22mm。皆為海拔2300m,翠峰附近,殼斗科原始林底找到的空殼,沖刷至腐植地表。比例似編號2,不過體側J形上腔襞略短。螺層更形膨脹者如編號8

翻越合歡山,海拔2800m處,這裡已經高過闊葉林的界線。觀察夏季活動的昆蟲,可得知植被組成,例如幼蟲攝食玉山箭竹的白尾黑蔭蝶;或特有種二葉松斑蛾。














就在松與箭竹林下,找到高地的煙管蝸。

















9廬山煙管蝸,21.5mm。
10廬山煙管蝸,25mm。
合歡越嶺古道的煙管蝸,如編號10為亞成貝,可見成長紋及腔襞形態。成貝表面多經腐蝕,螺層凸出幅度則明顯平緩。

越嶺古道至大禹嶺2565m,這一帶為優美的針闊混合林。

























11廬山煙管蝸,23mm。這是最接近編號1的殼。

煙管蝸生存於合歡啞口,自然能西通大甲溪流域;東連立霧溪上游。暑假整理幾個殼,試著拼湊中部山地煙管群系之關聯。